忘记密码?

关闭
手机版    当前所在城市:广州 [切换城市]

2023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语文真题试卷

作者:云锦家教网   电话:156-2277-6772黄老师   发布时间: 2023-12-08    分类: 


株洲市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卷

一、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共34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 各种花的香都在空气里酝酿(niàng)。鸟儿将窠(kē)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

B. 他已是妇孺(rú)皆知的人物了,打断别人使演讲者难堪(kān)的事仍有发生。

C. 他们怏怏(yàng)不乐地插上国旗,一面姗姗(shān)来迟的“联合王国的国旗”。

D. 我把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cuán)着钱,滞(dài)笨地转过身子。

2. 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

B. 邓稼先继续他的工作,至死不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C. 国民党反动派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催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匮退。

D. 白雪由软变硬,每走一步都要粘住鞋,刺骨寒冷吞噬着他们已经疲惫不堪的躯体。

3.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组是(   

①《茅屋秋风所破歌》先描述个人__________,结尾处借助议论和抒情升华。

②“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__________了一切罢了。

③有创意地表达,是指表达时有新意,有个性,__________。

A. 遭际  笼罩  不落俗套 B. 生平  弥漫  故步自封

C. 遭际  笼罩  故步自封 D. 生平  弥漫  不落俗套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选择性阅读是一种目的性强,它和读者的兴趣、思考、关注的点相关。

B. 他背着老师和家长和我到我们一直神往的风景区去游玩了好几天。

C. “教养”折射出一个人对社会和自然,乃至对自己和家人的态度。

D. 我们学习古代诗文,要注意把握它的意蕴,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5. 下列有关名著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唐诗三百首》原是为儿童学诗而编的“家塾课本”,选篇精当,雅俗共赏。

B. 早期长篇小说如《红楼梦》具有英雄传奇色彩,直到《水浒传》才完全改变。

C. 《儒林外史》由众多故事连缀而成,表现了普通士人的生存状态与精神世界。

D.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活的文化遗产,现在还应用在日常生活中。

(二)(共8分,每空1分)

6. 按原文默写

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2)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范仲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岳阳楼记》)这种“先忧后乐”的思想,表现了他的忧患意识和奉献精神。

(三)综合性学习(共11分)

7. 完成下面小题

1“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请用楷体将这副对联抄写一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次填入下面空缺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有几回,邻居孩子听得笑声,也赶热闹,围住了孔乙己。他便给他们茴香豆吃,一人一颗。孩子吃完豆,仍然不散,眼睛都望着碟子。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道:“①__________”直起身又看一看豆,自己摇头说:“②__________”于是这一群孩子都在笑声里走散了。

A. ①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    ②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

B. ①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    ②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

C. ①不多了,多乎哉?不多也。    ②不多不多!我已经不多了。

D. ①多乎哉?不多不多!不多了。    ②不多也,我已经不多了。

3请对下面这段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不超过30个字。)

250年以来,人类的经济持续增长。经济增长在今天被当作常态,但250年前,经济不增长是常态。250年前,人类生产和消费的产品种类大概只有100种到1000种,今天则是10亿到100亿种。人类过去250年的经济增长,是三次工业革命的结果。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是蒸汽机的应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是电动机和内燃机的应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

4下面是2019年与2023年“五一”假日期间全国国内旅游数据,请简要概括其主要内容。(注意:答题以“2023年”开头:除年份外,不得出现其他数字。)

年份

旅游人次(单位:亿人次)

旅游总收入(单:亿元)

游人人均消费(单位:元)

2019年

1.95

1176.7

603

2023年

2.74

1480.56

510

(资料来源:国家文化和旅游)

(一)

材料一

调查研究,是对客观实际情况的调查了解和分析研究,目的是把事情的真相和全貌调查清楚,把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把摄准确,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研究透彻。这就必须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地调查了解情况。既要调查机关,又要调查基层:既要调查干部,又要调查群众;既要解剖典型,又要了解全局;既要到工作局面好和先进的地方去总结经验,又要到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去研究问题。基层、群众、重要典型和困难的地方,应成为调研重点,要花更多时间去了解和研究。只有这样去调查研究,才能获得在办公室难以听到、不易看到和意想不到的新情况,找出解决问题的新视角、新思路和新对策。领导干部搞调研,要有明确的目的,带着问题下去,尽力掌握调研活动的主动权,调研中可以有“规定路线”,但还应有“自选动作”,看一些没有准备的地方,搞一些不打招呼、不作安排的随机性调研,力求准确、全面、深透地了解情况,避免出现“被调研”现象,防止调查研究走过场。

(节选自习近平《请读调查研究》)

材料二

①焦裕禄常说“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虽然直白朴实,却含着很深刻的道理,体现了凡事探求就里的求实作风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科学态度。

②为彻底摸清兰考县土地的自然情况,焦裕禄带领“三害”(内涝、风沙、盐碱)调查队,展开了大规模的调查研究。每次大风起,哪里风沙最大,焦裕禄就往哪里去。1963年夏季,兰考县连降暴雨,全县一片汪洋。焦裕禄和其他县委常委分头带队冒雨观察,查清洪水流势,提出治理方案。

③焦裕禄经常对干部们说:“在困难当中成就一番革命事业,必须首先联系群众、向群众学习”,“办法还得到群众中寻找”。

④上任第四天,焦裕禄就到灾情最重的老韩陵公社和大队调研,挨家挨户到群众家串门。来到饲养员肖位芬老人的牛屋,焦裕禄虚心向这位有实践经验的老人请教改变兰考面貌的办法,在促膝长谈中,老人把他几十年在风沙中积累的经验都说了出来:挖穷根种花生,要想富种桐树。通过调研,焦裕禄和群众一起制定出发展生产、战胜灾害的规划:一是发展畜牧,二是多种花生,三是种植泡桐。实实在在地为兰考以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⑤开展调查研究,要坚持问题导向、奔着问题去,做到有的放矢。焦裕禄搞调查研究,不是为了“出镜”、走秀,而是以解决问题为根本目的。

⑥要改变兰考的面貌,干部是关键。在兰考的475天,焦裕禄对全县149个生产大队中的120多个进行调查走访,获得了大量真实的一手资料,也发现了不少党员干部中存在的作风问题。通过调研走访,焦裕禄发现一些干部不严格执行县委关于按劳分配的政策,挫伤了群众的劳动积极性,群众意见很大。他立即会同有关人员认真做了处理。第二天,向全县发出通报,公开进行严厉批评。

⑦正是因为焦裕禄在工作中牢固树立问题意识,把坚持问题导向贯穿调查研究始终,在深入调研中发现问题、思考分析问题,才能找到症结,针对兰考的问题开出良方。向焦裕禄学调研,就要以解决问题为根本目的,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在解决问题中推动进步、实现发展。

(摘自朱佳《县委书记焦格禄如何调查研究》)

8.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调查研究就是对一切问题的观察分析和研究。

B. 调查研究的重点是要多花时间阅读调查报告。

C. “吃别人过的馍没味道”体现了焦裕禄的工作作风。

D. 到群众中找寻,总是能够找到解决各种问题的好办法。

9.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只要调查研究,就会找出解决问题的新视角、新思路和新对策。

B. 防止调查研究走过场的有效方法之一是不作安排的随机性调研。

C. 焦裕禄通过深入调研以后找到了问题症结,针对问题开出了良方。

D. 焦裕禄是开展调查研究的典范,为我们进行调查研究提供了借鉴。

10. 请结合材料归纳焦裕禄是如何进行调查研究的。

(二)

示众

鲁迅

①首善之区的一条马路上,这时候什么扰攘也没有,只有脚步声,车夫默默地前奔,似乎想赶紧逃出头上的烈日。

②“热的包子!刚出屉的……。”十一二岁的胖孩子,细着眼睛,至了嘴在路旁的店门前叫喊,声音已经嗄了,还带些睡意,如给夏天的长日催眠。

③像用力掷在墙上而反拨过来的皮球一般,他忽然飞在马路的那边了。在他对面,其时站定了两个人:一个是淡黄制服的挂刀的巡警,手里牵着蝇头,绳的那头就拴在一个穿蓝布大衫上罩白背心的男人的臂膊上。这男人戴一顶新草帽,帽檐四面下垂,遮住了眼睛的一带。胖孩子身体矮,仰起脸来看。

④刹时间,也就围满了大半圈的看客。待到增加了秃头的老头子之后,空缺已经不多,而立刻又被一个赤胖的红鼻子胖大汉补满了,所以续到的便只能屈在第二层,从前面的两个脖子之间伸进脑袋去。秃头站在白背心的略略正对面,胖孩子看见那白背心正研究着这发亮的秃头,他也便跟着去研究。但是后面的一个抱着孩子的老妈子却想乘机挤进来了;秃头怕失了位置,连忙站直,看白背心的脸:草帽檐下半个鼻子,一张嘴,尖下巴。

⑤又像用力挪在墙上而反拨过来的皮球一般,一个小学生飞奔上来,一手按住了自己头上的雪白的小布帽,向人丛中直钻进去。但他钻到第三层,竟遇见一件不可动摇的伟大的东西了,抬头看时,蓝裤腰上面有一座赤条条的很阔的背脊,背脊上还有汗正在流下来。他知道无可措手。只得顺着裤腰右行,幸而在尽头发见了一条空处,透着光明。他刚刚低头要钻的时候,那裤腰以下的屁股向右一歪,空处立刻闭塞,光明也同时不见了。

⑥巡警,突然间,将脚一提,大家又愕然,赶紧都看他的脚;然而他又放稳了,于是又看白背心。

⑦忽然,就有暴雷似的一击,连横阔的胖大汉也不免向前一跄踉。同时,从他肩膊上伸出一只胖得不相上下的臂膊来,展开五指,拍的一声正打在胖孩子的脸颊上。“好快活!你妈的……”同时,胖大汉后面就有一个弥勒佛似的更圆的胖脸这么说。

⑧胖孩子也跄踉了四五步,但是没有倒,一手按着脸颊,旋转身,从胖大汉的腿旁的空隙间钻出去。胖大汉赶忙站稳,并且将屁股一歪,塞住了空隙。

⑨抱着小孩的老妈子因为在骚扰时四顾,没有留意,头上梳着的喜鹊尾巴似的发髻便碰了站在旁边的车夫的鼻梁。车夫一推,却正推在孩子上;孩子就扭转身去,向着围外,嚷着要回去了。老妈子先也略略一跄踉,但便即站定,旋转孩子来使他正对白背心,一手指点着,说道:“阿,阿,看呀!多么好看哪!……”

⑩“好!”什么地方忽有几个人同声喝彩,都知道该有什么事情起来了,一切头便全数回转去,圆阵立刻散开,都错错落落地走过去。

⑪“刚出屉的包子啊!荷阿,热的……。”

一九二五年三月一八日。

1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通过写身份不一的人聚在街头围观,集中展示了看客群体。

B. 小说围绕看巡警事件,着力刻画主人公,情节曲折,高潮迭起。

C. 小说的笔调冷峻客观,作者对事件不作评论,却无声胜似有声。

D. 读者可以通过小说中人物的活动,推想其思想情感,认识时代。

12. 小说用“像用力掷在墙上而反拨过来的皮球”形容卖包子的小孩后,又用同一比喻来形容小学生,同一比喻,形容不同身份的小孩,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13.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看客的共同特征。

三、名著阅读(共7分)

①时当六月中旬,炎天正热。那一日,史进提个交床,坐在柳阴下乘凉。对面松林透过风来,史进喝彩道:“好凉风!”

②正乘凉哩,只见一个人在那里张望。史进认得是猎户李吉,道:“李吉!往常时,你只是担些野味来我庄上卖,如何一向不将来卖与我?”李吉答道:“大郎不知:近日少华山添了一伙强人,打家劫舍,因此小人们不敢上山打捕野味。”自此史进修整门户墙垣,整领刀马,提防贼寇,不在话下。

③且说少华山寨中三个头领商议,来或与陈达、杨春说道:“如今山寨钱粮欠少,如何不去劫掳些来。”陈达随即披挂上马,点了小喽啰,望史家村去了。史进听得,上了马,绰了刀,各史家庄户都跟在后头,一齐呐喊。史进喝道:“汝等杀人放火,打家劫舍,犯着弥天大罪,都是该死的人!”陈达道;“俺欲往华阴县借粮,经由贵庄,假一条路。”史进道:“胡说!俺家现当里正,正要来拿你这伙贼。今日倒来经由我村中过,却不拿你,倒放你过去,本县知道,须连累于我。”两个交马,史进卖个破绽,把陈达轻轻摘离了嵌花鞍,丢在马前,叫庄客绑缚了,回到庄上。

④史进忿怒未消,庄客飞报道:“山寨里朱武、杨春自来了。”只见朱武、杨春步行已到庄前,两个双双跪下,朱武哭道:“小人等三个,累被官司逼迫,不得已上山落草,当初发愿道:‘不求同日生,只愿同日死。’虽不及关、张、刘备的义气,其心则同。今日小弟陈达误犯虎威,已被英雄擒捉在贵庄,无计恳求,今来一径就死,望英雄将我三人一发解官请赏,誓不皱眉。我等就英雄手内请死,并无怨心。”史进听了,寻思道:“他们直恁义气!我若拿他去解官请赏时,反救天下好汉们耻笑我不英雄。”史进三回五次叫起来,那两个那里肯起来。惺惺惜惺惺,好汉识好汉。史进道:“你们既然如此义气深重,我若送了你们,不是好汉。我放陈达还你如何?”朱武道:“休得连累了英雄,不当稳便。宁可把我们去解官请赏。”史进道:“如何使得。”当时解放陈达,三人谢了史进,回山去了。

⑤不觉中秋节至,是日晴明得好。史进约三个头领在后园饮酒,赏玩中秋,只听得墙外一声喊起,火把乱明,华阴县县尉引着两个都头,带着三四百士兵,围住庄院,两个都头叫道:“不要走了强贼!”史进和三个头领,全身披挂,大开了庄门,呐声喊,杀将出来,都到少华山上寨内,喘息方定。

⑥过了几日,史进心内踌躇,在此不了,对朱武等说道:“我的师父王教头,在关西经略府勾当,我先要去寻他,只因父亲死了,不曾去得。我如今要去寻他。”朱武道:“哥哥便在此间做个寨主,却不快活。”史进道:“我是个清白好汉,如何肯把父母来玷污了。你劝我落草,再也休提。”史进住了几日,定要去。

(节选自《水浒传》第二、三回)

14. 下列对上面选段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开头史进在柳阴下乘凉,田园风光,岁月静好,笔调悠闲。

B. 得知少华山有了贼寇,史进做好准备严防进犯,保境安民。

C. 史进走投无路才想去找师父王进,说明他们师徒关系疏远。

D. 文中画线的句子是对朱武劝说的回答,体现了史进的性格。

15. 少年史进对贼寇的态度有什么转变?从这种转变可以看出史进的性格有何缺陷?

四、文言诗文阅读(共26分)

(一)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6. 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调的解释,有错误的一组是(   

A. ①从小丘西(向西)行百二十步    ②水尤(格外)清冽

B. ①潭中鱼可(可以)百许头    ②日光下澈(清澈),影布石上

C. ①斗折蛇(像蛇那样)行    ②其岸势犬牙(像狗牙齿那样)差互

D. ①凄神寒(使……寒冷)骨    ②悄怆幽邃(深)

1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8. 文中写清潭中的游鱼,蕴含着作者什么情感?

(二)

宁越困穷,欲谒齐桓公,自卫至齐,暮宿于郭门之外。桓公郊迎客,夜开门,爝火甚盛,从者甚众。宁越望见桓公而歌。桓公闻之,抚其仆之手曰:“异哉,歌者非常人也”命后车载之。桓公赐之衣冠而见,说以天下事,桓公大说,将任之。群臣争之曰:“客,卫人也。卫之去齐不远君不若使人问之问之而故贤者也用之未晚”桓公曰:“不然,问之,患其有小恶也,以人之小恶而忘人之大美,此人主之所以失天下之士也。

(选自汉·刘向《淮南子·道应训》)

19.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卫之去齐不远/君不若使人问之/问之而故贤者也/用之未晚

B. 卫之去齐/不远君不若使人问之/问之而故贤者也/用之未晚

C. 卫之去齐不远/君不若使人问之问之/而故贤者/也用之未晚

D. 卫之去齐不远君/不若使人问之/问之而故贤者/也用之未晚

20.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以人之小恶而忘人之大美,此人主之所以失天下之士也。

2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宁越热爱音乐,有次在家唱歌时被齐公听到了。

B. 齐桓公觉得宁越是个优秀的歌唱家,主动求见他。

C. 群臣坚决反对齐桓公重用宁越,还派人调查宁越。

D. 齐桓公不同意群臣意见,表明了他的用人之道。

(三)

遭田父泥饮

(唐)杜甫

田翁逼社日,邀我尝春酒。

朝来偶然出,自卯将及酉

高声索果栗,欲起时被肘

指挥过无礼,未觉村野丑。

月出遮我留,仍嗔问升斗。

注释:①遭:遇;田父:农民;泥:痛饮,②逼:近,③卯:上午五点到七点;酉:下午五点七点。④时:拉拉住胳膊。⑤遮:拦。

22.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歌题目概括了本诗的基本内容:“我”被一位农民邀请到他家饮酒。

B. 前四句写春社将近田家邀“我”喝酒:偶遇时被请到他家从早喝到晚。

C. 第五、六句写田翁高声叫家人取果品下酒,“我”想要告辞却被拉住。

D. 后四句写田父一再强留,说喝酒就要不管它几升几斗,“我”很痛苦。

23.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田父形象。

五、作文(共60分)

24. 请从下面两个作文题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如选第(2)题,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文内不得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人名、地名,否则扣分。

题目:

1)以和为贵

2)如果__________

 



2023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语文真题试卷

引用地址:2023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语文真题试卷

关键词: 2023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语文真题试卷

以上整理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Copyright @ 2022-至今 云锦家教 保留所有权利 备案号: 粤ICP备20081230号
网站地图 sitemap 360地图    教学资源往年中考高考真题
15622776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