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密码?

关闭
手机版    当前所在城市:广州 [切换城市]

2023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语文真题试卷

作者:云锦家教网   电话:156-2277-6772黄老师   发布时间: 2023-12-08    分类: 

2023年衡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秕谷(bĭ)  秀颀(qí)   恣睢(zì)  怒不可遏(è)

B. 倜傥(tì)  丘壑(hè)   囫囵(hú)  随声附和(hè)

C. 殷红(yīn)  寒噤(jìn) 拮据(jí)  惟妙惟肖(xiào)

D. 亵渎(xiè)  襁褓(bǎo) 瞥见(piē)  忧心忡忡(chōng)

2. 下列句子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人工智能在全球范围内篷勃兴起,正在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B. 作为观查中国经济的窗口,旅游市场的回暖,章显了消费的澎湃活力。

C. 树木必须因木而异,因地治宜;育人也需要把握成长规律,因才施教。

D. 广大青年在祖国万里长空放飞梦想,让青春在实现中国梦中绽放异彩。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特种兵式”旅游、淄博“赶烤”“一起去看音乐节”……眼下,这些旅游新热点成为人们________的话题,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去消费。

虽然自然馈赠的人文景观、历史沉淀的青山绿水并非成为吸引年轻人到访的关键因素,但当地原生态的生活场景、新奇的文化活动却令年轻人________,给了年轻人一个“说走就走”的理由。乡土气息的“村晚”、乡村特色的“村BA”,可以提供更多与旅游者互动的手段;传统非遗的手艺、古老节庆的活动,可以提供更多与年轻人对话的方式;(   )……如此种种,都可以成为年轻人相聚在一起的理由,让________的年轻人,在旅游中迅速熟络起来,成为________的朋友。

(摘选自《经济日报》2023年5月13日,有改编)

3.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乐不思蜀  心驰神往  热情奔放  心悦诚服

B. 津津乐道  心驰神往  素昧平生  志趣相投

C. 乐不思蜀  心旷神怡  素昧平生  心悦诚服

D. 津津乐道  心旷神怡  热情奔放  志趣相投

4.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虽然自然馈赠的青山绿水、历史沉淀的人文景观并非吸引年轻人到访的关键因素

B. 虽然自然馈赠的人文景观、历史沉淀的青山绿水并非吸引年轻人到访的关键因素

C. 虽然自然馈赠的人文景观、历史沉淀的青山绿水并非是吸引年轻人到访的关键因素

D. 虽然自然馈赠的青山绿水、历史沉淀的人文景观成为并非是吸引年轻人到访的关键因素

5.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歌会个性鲜明、庙会与时俱进,可以提供更多与外乡人交流的平台

B. 歌会个性鲜明、庙会与时俱进,可以提供更多走向外面世界的平台

C. 个性鲜明的歌会、与时俱进的庙会,可以提供更多走向外面世界的平台

D. 个性鲜明的歌会、与时俱进的庙会,可以提供更多与外乡人交流的平台

6.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资治通鉴》是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B. 周敦顾,字茂叔,北宋哲学家。他的作品《爱莲说》以托物言志的手法,借对莲花的赞美,来表达洁身自爱的人生追求。

C. 中国古代对不同年龄的表述,颇有特色。如用“黄发垂髫”来借指老人和小孩;男子二十岁称“弱冠”,女子十五岁为“及笄”。

D. 新闻是我们了解世界的窗口。人们常把“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如何”称为新闻的“六要素”。新闻注重真实性、准确性和客观性。

综合性学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双减”以来,为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学校大力开展社团活动,打造了一批精品社团课程。同学们兴致盎然,踊跃参加,请你也积极参与其中。

7. 【劳动实践】喜爱养花种菜的张明加入了种植社,社长要求他为社团拟写一条宣传标语,但他只写出了上句。请你运用相关知识,筛选备选词语,完成下句。

上句:默默耕耘播种希望

下句:________

备选词语:辛勤劳动  攀登高峰  创造  收获  幸福  果实

8. 【文化传承】衡阳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学社正在开展“我的偶像——衡阳籍历史文化名人”评选活动。请推荐一位你喜欢的衡阳籍历史文化名人,并做简要介绍。

9. 【思辩风采】辩论社准备举办社团辩论赛,辩题已经拟好。你赞同正方还是反方的观点?请简要说明理由。

正方:成长路上有好伙伴更重要。反方:成长路上有好对手更重要。

我赞同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

10. 古诗文默写

1)老师常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来阐明“学”与“思”的辩证关系,启发同学们要善于学习、勤于思考。

2)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雁门太守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显示出英雄仗剑杀敌、报效国家气概。

3)清代诗人龚自珍辞官后,呕心沥血,培育后生,直至病逝。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他在《己亥杂诗(其五)》中的诺言:“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生道路上,有明媚的春光,亦有风风雨雨……在中国古诗文中,有许多包含“雨”意象的诗句,请你写出这样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与鉴赏(44分)

(一)

古代诗歌鉴赏(本题共2小题,4分)

阅读下面的词作,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1. 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词是咏中秋词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词前小序起到交代写作时间、缘由等作用。

B.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一句表达了忧伤难过的感情、消极避世的思想。

C. 全词紧扣“月”字来写,情感多次变化,在抑扬之间反复转换,有很强的感染力。

D. 词作表达了作者苏轼对弟弟苏辙的思念之情,也表达出了普天之下所有人的心愿。

12. 李玉同学准备将词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作为毕业赠言送给同桌的刘梅,你觉得是否合适?请说说理由。

(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0分)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答谢中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隟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节选自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注释】①谢中书:即谢征,南朝梁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曾任中书舍人。②康乐:指南朝宋山水诗人谢灵运,他承袭祖父谢玄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③《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被贬永州所作“永州八记”之一。④缪人():同“戮人”,受过刑辱的人,罪人。⑤惴栗:恐惧不安。⑥隟():同“隙”,指空闲时间。

13. 下面对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晓雾将歇  (歇:消散)

B. 夕日欲颓  (颓:颓废)

C. 穷回溪  (穷:走到尽头)

D. 倾壶而醉  (倾:倒出来)

14.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B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C.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D.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15.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觉而起,起而归。

16. 文人雅士寄情山水,境遇不同,则情感有异,请写出两位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情感。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3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盐湖为什么色彩斑斓?

王建萍

①初夏时节,随着气温不断上升,各地盐湖宛如调色板,色彩斑斓,美不胜收。这种美丽的景观是怎么形成的呢?

②首先要明确,不是所有的咸水湖都能叫盐湖,盐湖一般指湖水含盐量在50克/升以上的湖泊。我国是盐湖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超过1000个大大小小的盐湖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以及新疆、内蒙古等地。

③那么,是什么让盐湖如此色彩斑斓呢?其实,我国98%的钾资源、超过80%的锂资源、50%的硼资源、50亿吨的镁资源都赋存在盐湖卤水中,还有巨量的石盐、芒硝、天然碱、硝酸盐等矿产资源,盐湖可以说是一个个“聚宝盆”。也正是由于不同盐湖中含有的离子组合不同,以及富含盐湖微生物,如绿藻等,我们在自然界可以看到蓝色、绿色甚至棕红色的盐湖,十分美丽。

④盐湖按成因可以分为陆相盐湖和海相盐湖。陆相盐湖主要形成于大陆内部,如青藏高原、内蒙古等地的盐湖;海相盐湖蒸发岩形成于相对封闭的海湾、浅水台地等。按形成时间,盐湖又可以分为现代盐湖和古代盐湖。如柴达木盆地盐湖一般形成于几十万年以来的第四纪晚期,属于年轻的现代盐湖;而四川盆地深部的杂卤石形成于2亿多年前的三叠纪,就属于比较老的古代盐湖(矿)。

⑤无论是海相还是陆相成因,盐湖的形成都需要三个必备条件:构造、物源和气候。值得一提的是,盐湖不一定是有湖水的“湖”。合适的构造、丰富的物源,加上持续干旱的气候,导致湖水大量蒸发浓缩,各类元素不断在盆地中富集,经过长时间演化,最终形成了高矿化度的盐湖。如果补给水源消失或减少,盐湖将进一步浓缩,甚至可能形成地表水较少或没有地表水的干盐湖,或者最终埋藏在地下而形成古代盐湖。例如柴达木盆地察尔汗盐湖就是一个巨大的干盐湖。干盐湖的主要特征是在一年内绝大部分时间是干枯的,只有潮湿季节才有暂时性的表面卤水。

⑥由于盐湖多发育在干旱盐渍荒漠为主的封闭型内陆高原盆地,这里干旱少雨,淡水资源短缺,植被覆盖度低,土壤盐渍化和荒漠化严重,物种稀少,盐湖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因此,必须统筹做好盐湖的保护利用工作。

(选自《人民日报》2023年5月23日,有删改)

17. 对文中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 盐湖可以说是一个个“聚宝盆”。(打比方)

B. 盐湖按成因可以分为陆相盐湖和海相盐湖。(下定义)

C. 例如柴达木盆地察尔汗盐湖就是一个巨大的干盐湖。(举例子)

D. 我国是盐湖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超过1000个大大小小的盐湖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以及新疆、内蒙古等地。(列数字)

18. 文中第②段划线句中的词语“以上”可否删去?请谈谈你的理由。

盐湖一般指湖水含盐量在50克/升以上的湖泊。

19. 针对文末提到的“干旱少雨,淡水资源短缺,植被覆盖度低,土壤盐渍化和荒漠化严重,物种稀少”等现状,请就如何统筹做好盐湖的保护工作,提出你的建议。

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合力防范青少年短视频沉迷

崔妍

①近年来,短视频受到互联网用户青睐,青少年上网看短视频也愈发普遍。然而,由于内容特点、算法推荐、心理机制等多方面原因,不少人感觉刷短视频会“上瘾”。如何有效防止未成年人陷入短视频沉迷,成为一道现实课题。

②《2021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96.8%,触网低龄化趋势明显,而未成年网民中经常在互联网上看短视频的比例为47.6%。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在调研的中部省份中,有九成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使用专属手机或者长辈的手机,其中近七成儿童用手机看短视频。短视频沉迷极易造成青少年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后果,一些不良信息还会产生误导,进而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危害不容小觑。防范短视频沉迷,是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题中应有之义。

③加强监管,营造清朗的网络视听环境,才能更好守护未成年人成长。在制度上,应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强化网络平台责任。近年来,从出台《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等文件,到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增设“网络保护”专章,渐趋完备的制度体系为青少年设置起“防护网”。下一步仍须与时俱进,以制度刚性建好“防火墙”。在技术上,应进一步向科技借力,推动责任落细落实。监管部门可利用上线审查、应用管控等实现综合监管,短视频平台等也可运用身份识别、大数据分析等,推动“防沉迷系统”“青少年模式”迭代升级。多措并举、精准施策,才能让监管更加有力有效。

④帮助未成年人防范沉迷,关键在疏导。应当真正从青少年的视角出发,多供给优质的精神文化产品。就短视频本身而言,平台和创作者有责任瞄准未成年人需求,多发布、传播健康向上的内容。学校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引导学生过精神充盈的生活。对于农村地区而言,公共服务供给相对不足,应着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让图书、文体设施、社区活动等更可及,为未成年人打开更广阔的精神世界。尤其是对于部分留守儿童,在父母无法陪伴的情况下,如何更好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亟待全社会合力破题,给予他们更多关心与关爱。

⑤未成年人是网络建设的重要主体,防止网络沉迷是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从推进专项行动、深化打击针对未成年人的网络违法犯罪,到围绕有关问题进行重点整治、净化未成年人网络环境,一系列务实举措,凝聚起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合力。也应看到,构建良好网络生态难以毕其功于一役,引导未成年人科学健康用网也需“授之以渔”。譬如,防沉迷的治本之策,就是提升青少年网络素养。标本兼治、久久为功,既针对新形式、新问题推出新举措,又着力提升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和用网能力,才能建设未成年人友好型网络空间,助力他们健康成长。

⑥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当前,网络应用深度融入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每个人都是维护网络环境的责任人、受益人。集聚众智、汇聚众力,营造清朗网络空间生态,确保未成年人健康安全用网,互联网必将更好助力青少年成长进步,让他们的生活更多彩。

(选自《人民日报》2023年04月14日)

20.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篇议论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B. 文章首先针对社会现象提出问题,然后多角度分析问题,最后得出结论。

C. ②段引用相关研究报告,用数据说话,提出了有效防止未成年人陷入短视频沉迷的办法。

D. 集聚众智、汇聚众力,标本兼治,确保未成年人健康安全用网,互联网必将更好助力青少年成长进步。

21. 你认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写出来。

22. 文章第③~⑤段提出了哪些有效防止未成年人陷入短视频沉迷的方法?请简要概括。

23. 文中提出,防沉迷的治本之策,就是提升青少年网络素养。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谈谈自己是如何避免沉迷于网络的。

现代文阅读III(本题共4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麦子的理想

高火花

①大麦走在离家还有几百米的乡村水泥路上,望见不远处的浅黄麦子在飒飒风中起舞。他想让自己开心起来,可怎么也做不到。

②大学毕业后,大麦用自己设计的产品拉投资,创立公司,用了半年。可是后来公司申请破产,只用了一个半月。大麦想尽办法,全力挽回,最终只落得睡桥洞的结局。

③大麦现在还能想起公司和住处被封的那天晚上十点,他去找最好的哥们借宿,到了哥们小区楼下,对方却说家里停电停水,而且当天不小心把咖啡当奶粉泡着喝了半罐,正在医院治疗。晚上十一点,他给三天前分手的女友打电话,还没说两个字,对方骂他是乡巴佬,秒断电话,再也打不通。

④我还能去哪?回老家吧!当大麦做出这个决定时,他觉得像是有人正用尖锐的利器一刀一刀在他心上划,痛得他坐在桥洞底下大哭。

⑤当初事业风生水起的时候,大麦去村里接父亲。父亲跟他说,开公司也好,做生意也罢,看中的就是诚信和实干。大麦一点儿也不想听这些老生常谈的道理,只一味催促父亲搬去大城市的大房子里。父亲说大麦太浮躁。大麦急了,跟父亲吼,说父亲胆小怕事,成不了气候,只能当一辈子的农民。大麦还说,自己这辈子都不可能再回村里。

⑥可大麦现在别无他法。他在高速路口拦下第30辆货运卡车后,用自己惨兮兮的经历和形象,成功上车。辗转两天两夜,大麦的脚才踩上家乡的土地。

⑦大麦走进自家院门,心里预演着被父亲怒骂而自己绝不还口的情景。不料,父亲只是淡淡说一句,回来了啊。大麦迟疑了一下,低着头钻进他那间屋。屋里的摆设还是他学生时期的样子,一切都没变。父亲立在门外叫他,让他去洗澡。大麦说,好。

⑧大麦出了屋,径直走向厨房。父亲喊住他说,不用烧大锅水,南房有卫生间淋浴房。大麦怔住,吃惊地问,啥时候装的?父亲坐在小板凳上摘菜,说,得有三四年,建设新农村,家家都装了。大麦想,那几年正是公司最辉煌的时期。

⑨地里的麦子快熟了,浅黄变深。大麦跟着父亲走进田野,麦子的清香和泥土的甘甜混合在一起,氤氲在空气中。父亲望着一地麦子,意味深长地说,这麦子也是有理想的。

⑩回望父亲那张黝黑且老实厚道的脸,大麦在心里苦笑一声,麦子能有什么理想?它们的任务就是长出饱满麦粒,就跟这儿的农民一样,完成种麦割麦任务,周而复始,年年如此罢了。

⑪父亲仿佛看穿大麦心思,在田垄上坐下来,取下草帽,卷了一个边,当蒲扇扇风用。父亲边扇边说,麦子的理想不只是结出麦粒,还想变成面条面包甜点等。但,无论哪种理想,都得在田间地头吃一番苦。父亲说完重新戴上草帽,然后起身,说还得去看看另外几亩地。

⑫大麦没跟过去,只是缓缓坐下。一阵麦香袭来,沁润心脾,大麦顿感神清气爽,心中连日来的阴霾被一扫而光。好闻的麦香打开了记忆的阀门,将大麦拉进时间的漩涡。

⑬六七岁,他困惑半寸高的娇嫩麦苗何以要熬过寒冬成长,父亲说,这就是麦子的本质。他当时不理解。八九岁,他和一群调皮的同伴在麦地打滚疯玩,把麦苗弄得东倒西歪。父亲来了,他以为要遭受一顿打骂,不料父亲笑着说,被踩过的麦子会长得更结实。

⑭望着眼前的麦子,回味着父亲跟他说过的点点滴滴,包括刚说的麦子的理想,大麦的视线渐渐模糊了。

⑮一个星期后,大麦重新启程。在大巴车上,大麦整理背包,从里面翻出一个信封,打开一看,有张银行卡和信纸。父亲在信里说,新时代中国的农民不再贫穷,里面30万元是这五六年种地种菜的收入,卡的密码是大麦的生日,希望能帮助他重整旗鼓。信的最后还说,麦子的理想在它还是一粒种子时就有,记住麦子的理想!

⑯车窗外闪过层层金黄麦浪,大麦的脸上露出坚毅的光。

(选自《小小说月刊》2022年第16期,有删改)

24. 阅读全文,根据提示,将故事情节填写完整。

①创立公司,风生水起;

______,痛哭流涕;

③返回家乡,父亲开导;

______,坚毅前行。

 

25. 结合文章第⑪段中画线的句子,谈谈你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麦子的理想不只是结出麦粒,还想变成面条面包甜点等。但,无论哪种理想,都得在田间地头吃一番苦。

26. 请简析结尾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27. 父亲是伟大的,父爱是深沉的。请结合文本,探究“父亲”这一人物形象。

(四)名著阅读(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天鹅飞翔于银河之间,下面围绕着我的,有昆虫的音乐,时起时息。微小的生命,诉说它的快乐,使我忘记了星辰的美景。那些天眼,向下看着我,静静的,冷冷的,但一点也不能打动我内在的心弦。为什么呢?它们缺少大秘密——生命。

【乙】螳螂以这种奇特姿态一动不动地待着,目光死死地盯住大蝗虫,对方移动,它的脑袋也跟着悄悄转动。……蝗虫本是个长腿的蹦跳者,善于高跳,轻而易举地就能跳出对方利爪的范围,可它偏偏傻乎乎地待在原地,甚至还慢慢地向对方靠近。

28. 根据你对选段的了解,选出对作品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 《昆虫记》是英国昆虫学家儒勒·凡尔纳花了三十年时间写就的科普巨著。

B. 《昆虫记》不仅记录昆虫的生活,更关注昆虫的生命过程。处处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万物的赞美。这种敬畏生命的情怀,给这部科学著作注入了灵魂和生气。

C. 《昆虫记》的魅力源于高超的写作技巧。它行文活泼,语言诙谐,常常以拟人的手法表现昆虫世界,读来情趣盎然。

D. 《昆虫记》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被鲁迅评价为“一本很有趣,也很有益的书”,无愧于“昆虫的史诗”之美誉。

29. 作者怀着对科学真理的热爱,以坚定的意志为支柱,加上持之以恒的努力,成就了他的理想和事业。请谈谈你在作者身上得到了哪些启发?

三、写作(50分)

30.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青春是什么?是人生的一段旅程,是拼搏的一种姿态,是奋发的一股力量。自古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以上下求索的精神,寻找着青春的答案。勤学苦读是宋濂找到的答案,弃医从文是鲁迅找到的答案,科技强国是桂海潮找到的答案。青春路上,你找到了什么样的答案?

请以“寻找青春答案”为题,写一篇文章,叙写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③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2023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语文真题试卷

引用地址:2023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语文真题试卷

关键词: 2023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语文真题试卷

以上整理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Copyright @ 2022-至今 云锦家教 保留所有权利 备案号: 粤ICP备20081230号
网站地图 sitemap 360地图    教学资源往年中考高考真题
15622776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