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密码?

关闭
手机版    当前所在城市:广州 [切换城市]

2023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语文真题试卷

作者:云锦家教网   电话:156-2277-6772黄老师   发布时间: 2023-12-08    分类: 

2023年湖南省湘潭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语文试题卷

一、现代文阅读(27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7分)

把文化的灯火拨得更亮

①世界读书日前后,各种阅读推广活动举行,大江南北,书香浓浓;天气渐暖,全国各地的博物馆、文化馆、红色文化遗址等人潮涌动,“文化游”广受青睐;多地文化惠民演出季活动启动,送戏下乡、优秀剧目展演等,为人们送上缤纷文化佳宴。金光华董事长说放眼神州大地,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高品质的文艺作品,为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增添一抹抹亮色。

②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伟大事业,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代十年,我国文化建设气象万千,文化事业、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从建成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中国国家版本馆,推进《复兴文库》等重大文化工程,到《觉醒年代》《山海情》《只此青绿》等优秀文艺作品不断涌现;从“非遗热”“考古热”“博物馆热”等蔚然成风,到群众歌咏、广场舞展演、乡村“村晚”等文化活动精彩纷呈……日益丰富的文化产品,不断兴起的文化风尚,见证着我国文化建设迈向新高度,推动着人们精神文化生活再上新台阶。

2020年6月,农民工吴桂春在东莞图书馆的留言簿上写下的感言,让无数网友泪目。“最好的地方就是图书馆了”“余生永不忘你”,这位农民工的“图书馆情缘”,背后正是不断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带给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重视文化民生,让越来越多人得到了审美的享受、精神的滋养。

④鲁迅先生曾说:“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只有把文化的灯火拨得更亮,才能更好照亮我们的前行之路。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但“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文化的滋养、精神的支撑。文化建设是培根铸魂、凝神聚力的重要事业。

⑤文化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也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因素。4月初,四川大凉山深处木耳小学的孩子们,写下了一份“心愿书单”;几天后,100册爱心图书从四川成都来到了海拔2000多米的木耳山上,让孩子们雀跃不已。一次跨越500多公里的书香传递,为孩子们探索更大的世界增添助力。

⑥新征程上,大力推进文化建设,让文化的灯火照亮每一个人,让文化的力量启迪每一颗心,一定能为人民的精神世界提供更丰厚的滋养,为国家的发展进步提供更强大的动力。

(选自《人民日报》2023年5月有删改)

1. 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①段从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高品质的文艺作品谈起,引出论题。贴近生活,自然亲切。

B. ②段引用习总书记话,强调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

C. ④段画线句中的“任何时候”一词,指代的是“船到中流、人到半山”之时。

D. ⑥段总结全文,呼应标题,号召人们大力推进文化建设,把文化的灯火拨得更亮。

2. 文章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3. 请简述第⑤段的论证思路。

(二)现代文阅读Ⅱ(7分)

4. 阅读下面的四则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

①2022年3月,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公布,当年9月秋季学期,单独设立的劳动课出现在了中小学生的课表里。

②劳动教育必修课的独立设置,有利于发挥劳动课程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对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体现新时代劳动教育要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③教育部教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可以从四个途径实施劳动教育:独立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__________、在课外校外活动安排劳动实践、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强化劳动文化。

④南京师范大学劳动教育研究院院长顾建军认为,家长对劳动教育的参与和支持,除了体现在劳动过程中的适时适当指导外,还在于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潜移默化中帮助孩子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的观念。

(节选自《人民日报》2023年5月)

【材料二】

为加强劳动教育,某校拟增设“种植”特色劳动课程。结合该课程,制定了学习方案。见下表。

学科

学科知识

“学科+劳动”实践活动

可解决的种植实践问题

化学

酸和碱

测量种植园土地的酸碱度

确定能够种植的作物类型

生物

植物分类

植株的生长

了解作物的基本特征观察、记录作物的生长变化

选择适宜种植的品种授粉、剪枝、间苗、除草

语文

应用文写作

撰写种植日志

总结种植经验

【材料三】

2023年儿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育英学校,看望慰问师生,向全国广大少年儿童祝贺节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学生农场,看到孩子们为西红柿、黄瓜等浇水、松土、除草、授粉,总书记说,很多知识和道理都来自劳动、来自生活。希望同学们从“学农”中感受到农作的限辛和农民的不易,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珍爱粮食、尊重自然的良好习惯。劳动,锤炼意志品质,增长学识才干,增强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陕北梁家河的七年,青年习近平同乡亲们一起开荒、种地、放羊、铡草、挑粪、拉煤……从而“看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真正理解了老百姓”。

(节选自“学习强国”2023年5月)

【材料四】

1950年至今,我国先后召开过16次表彰大会,共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3.4万余人次。在2020年全国劳模表彰中,一线工人和企业技术人员占比已高达71.1%。

(节选自《人民日报》2023年5月)

1对上述四则材料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劳动教育必修课的独立设置,体现新时代教育要求,有利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B. 家长只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就能帮助孩子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的观念。

C.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知识和道理不仅来自书本,也来自劳动和生活。

D. 国家尊重劳动者。在平凡的岗位上,普通劳动者也能干出非凡业绩,获得表彰。

2根据材料二,请你推断材料一横线处的内容,并用简明的语言表述出来。

3某班开展以“学习紧张,劳动还有必要吗”为主题的辩论赛,下面是反方辩手的辩词,请你作为正方代表,结合材料进行反驳。(不少于两个理由)

反方:我方观点是在学习紧张时没有必要参加劳动。其理由有二:一是学习任务重,没有时间参加劳动;二是劳动不是必考科目,临近考试时可暂时不参加劳动。

正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Ⅲ(13分)

北极熊如盛开的白莲花

毕淑敏

①原以为到了北极,以北极冠名的北极熊应该不少,虽不能像早年间的荒山野兔遍地跑来跑去,但每天见上几头应该不成问题。真到了北极圈内,我才发现那里生存环境的恶劣,真不是我等生活在温带地区的人能轻易想象的。除了北极圈附近的岛屿上有些许苔藓类植物苦苦挣扎,其余皆无边冰海。

②北极熊常年驻守北纬80度到85度之间的广阔冰城。说它们常驻,是指一年到头,无论极昼还是极夜,无论觅食还是繁衍,都不离这苦寒之地。不像一些候鸟,是典型的机会主义者,拣着北极仅有的好时光在这里休想与繁殖,一旦天气转劣,立刻起飞,成群结队向南逃逸,寻找更舒服的地方。这固然不失为一种活法,但北极熊的孤独与矢志不渝让人更生喟叹。

③这是我第一次亲见北极熊。

④它并不算很大,身体灵活,毛色雪白,估计肚子里的油水有限,不曾被环斑海豹的脂肪染黄。它在冰面上迅疾奔跑,如同银箔打造而成的精灵,四只大掌犹如白色蒲扇在冰雪中有序地扑打,姿态优雅。

⑤虽说它的听觉并不发达,但游客们吸取教训,完全噤声,加之破冰船不散发任何味道,它不曾受到惊吓,仍保持着怡然自得的心境。奔跑中遇到海冰错落处,面对海水的阻隔,它想也不想,并不放慢脚步,也没有丝毫踌躇。它凭借跑动惯性纵身一跃,在空中划出一道白光,稳稳降至另一块浮冰上。

⑥在它的前方,冰上多裂缝,它便一个箭步接一个箭步地飞腾而起,好像跨越无形的栏杆,步幅可达5米。多数时刻,它判断准确,安然着陆,紧接着又开始马不停蹄地奔跑。

⑦有时运气不佳,不知是判断有误还是体力不支,它未能抵达另一个冰面,而是坠落冰隙,被蔚蓝色的海水淹没。北极熊镇定自若,并不觉得有何不妥,马上昂起头,不慌不忙地开始自在划水……北冰洋的水多刺骨啊!坠落的那一刻,北极熊瞬间被冰水浸透,会不会冷得打一个寒战?

⑧刹那,我的眼泪夺眶而出。我叹息北极熊生存之艰难,更感动于它舒展的泳姿。

⑨清澈的海洋如蓝色水晶,北极熊浮动时,优雅如盛开的白莲花。我知道如此形容一只重达几百千克的凶猛动物有些不妥,但当目睹这雪白的动物在幽蓝的海水中轻盈地舞动四肢,如特大水母般随波荡漾之时,你只能发出如此不可思议的喟叹。

(节选自《破冰北极点》有删改)

【链接材料】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节选自宗璞《紫藤萝瀑布》)

5. 请从描写手法的角度品析文中第⑤段画线的语句。

6. 文章的写作对象是北极熊,第②段为什么还要写候鸟?

7. 标点符号不仅表明向读,还能产生丰富的表达效果,请你说说第⑦段画线句中的问号有什么表达效果。

8. “题好一半文”,联系全文,谈谈“北极熊如盛开的白莲花”这一标题好在哪里。

9. 选文和链接材料都运用了拟人,请任找一句写在下面,并赏析该句这样写的妙处。

10. 恶劣环境中,如白莲花一般的北极熊,让毕淑敏喟叹;紫藤萝前,生机盎然的花瀑,让宗璞驻足。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谈一谈你对生命的感悟。

二、古代诗文阅读(21分)

(一)文言文段阅读(11分)

【甲】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冷冷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宜为仙真所托……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

(节选自陆游《入蜀记》有删改)

【注释】①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贤的处所。②泰、华、衡、庐:泰山、华山、衡山、庐山。③翳:遮盖,这里指云。④鸾:凤凰一类的鸟。

11. 下列加点的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百叫无绝  沿溯阻绝  绝处逢生  绝无仅有

B. 久之不散  何陋  钟鼓乐之  荣幸之至

C. 千转不穷  其林  水尽  穷且益坚

D. 不可悉  悉如外人  悉以咨之  悉听尊便

12.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1)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

13. “/”给下列文字断句。(画两处)

14. 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请说说甲乙两段选所表达的情感的异同。

(二)古代诗歌鉴赏(4分)

江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注释】①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夏,诗人杜甫在朋友的资助下,在四川成都郊外的浣花溪畔盖了一间草堂,在饱经战乱之苦后,生活暂时得到了安宁。②堂上:一作“梁上”。③禄米:古代官吏的俸给,这里指钱米。④微躯:微贱的身躯,是作者自谦之词。

15. 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中“抱”字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一湾清流绕村而过的优美风光,极富表现力。

B. 颔联写燕子自在飞翔,白鸥相伴相随。对仗工整,节奏明快,读起来朗朗上口。

C. 中间四句紧紧贴住“幽”字,一路叙下,描绘出“景幽、事幽、人幽”的情景。

D. 这首诗描写了一家人暂居江村的生活,尾联表达了诗人怡然自得、幸福满足的心情。

16. 请展开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中画线句所呈现的画面。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7. 按要求填写相应语句。

1)博学而笃志,____________________,仁在其中矣。(《〈论语〉十二章》)

2)____________________,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3)岂不罹凝寒?____________________ (刘桢《赠从弟(其二)》)

4)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卖炭翁》)

5)人生路上,顺境也好,逆境也罢,我们都要拥有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博大胸襟。

三、语言积累与运用(22分)

(一)(6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湖南人才济、风光旖旎、美食汇集。屈原的《离骚》(      )了中国文学的浪漫主义先河,也(       了湖南文学的粲然篇章;贾谊悲赋,周敦颐爱莲,谭嗣同喋血,陈天华蹈海,生命写历史,热血著文章。美丽湘潭,韶峰高,湘江奔,毛泽东故居、彭德怀故居,游客络绎不绝;接天莲叶,映日荷花,莲城美景让人目不接。窑湾景区,(      )了多个特色店铺,在这里,人们感受老湘潭的悠长古的,品味新时代的人间烟火。

18. 有人对画线词语的字音或字形有疑问,下列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 “济”应读为“jì” B. “暇”应读为“xiá”

C. “俊”应写为“峻” D. “滕”应写为“腾”

19. 文段括号里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开设   开启   掀开 B. 掀开   开启   开设

C. 开启   掀开   开设 D. 开启   开设   掀开

20. 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A. 在端午节,人们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民间流传着吃粽子、赛龙舟、挂艾叶等习俗。

B. 《爱莲说》是宋代周敦颐的作品,“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用来警诫自己或称述功德。

C. 毛泽东《沁园春·雪》“稍逊风骚”一句中的“风骚”,本指《国风》和《离骚》,后泛指文章辞藻。

D. 谭嗣同发出“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的感慨,表现了他冲破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

(二)(4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a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b例如,齐白石画虾,就是在不断表现的过程中,在长期观察中,好虾的认识才遥渐深入了。只有当对事物的认识全面了,做到“全马在胸”“胸有成竹”“白纸对青天”“造化在手”的程度,才能把提对象的精神实质,赋予对象以生命。C对客观对象不熟悉或不太熟悉,就一定画不出好画。d

(节选自李可染《山水画的意境》有删改)

21. 下面的句子是从文段中抽出来的,放回原文最恰当的一项是(    

要深入全面地认识对象,必须身临其境,长期观察。

A. a处 B. b处 C. c处 D. d处

22. 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文段中画线句是病句,应该改为“齐白石画虾,就是在长期观察中,在不断表现的过程中,对虾的认识才逐渐深入了”。

B. 从短语的结构形式来看,“长期观察”“胸有成竹”“客观事物”结构不完全相同。

C. “意境”“感情”“白纸”“程度”,这四个加点的词语在文段中的词性相同。

D. “只有当对事物的认识全面了……才能把握对象的精神实质,赋予对象以生命”是一个表转折关系的复句。

(三)综合性学习。(6分)

23.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答。

5月22日,中宣部向全社会宣传发布万步炎同志先进事迹,授予他“时代楷模”称号。万步炎,湖南华容人,中共党员,现为湖南科技大学教按、博士生导师。因为国家需要,他毫不犹豫地投身海洋勘探,立誓“国家落后于人的地方,就是我努力的方向”。他三十多年如一日扎根海洋资源勘探技术研究,咬紧牙关持续攻坚,哪怕最危急的时刻也未曾放弃。他带领团队全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海牛Ⅱ号”在海底下钻231米,刷新世界纪录。实现了拒绝仿制老路、开拓自主新路的跨越。

1【制定方案】红星中学拟开展以“致敬时代楷模”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完善活动方案。

邀请楷模→聆听讲座→_________________→发表感言

2【邀请楷模】你将以学生代表的身份,当面邀请万教授于7月1日上午9:00在校报告厅做讲座,请写出你邀请万教授时要说的话。

3【发表感言】参加完系列活动,你被万教授的事迹和精神深深打动,心潮澎湃,请编辑一段文字发朋友圈来表达你的感想。(至少运用一种修辞,20~30个字)

四、名著阅读

24. 阅读名著中的语段,回答问题。

【甲】他一只手扯住,一只手去耳内掣出棒来,幌一幌,有碗来粗细。那罗利挣脱手,举剑来迎。他随又抡棒便打……大圣公然不惧,使铁棒劈手相迎。他两个往往来来,战经五七回合,罗刹女手软难轮,孙行者身强善敌……

【乙】“当然啰”尼摩船长胸有成竹地回答道,“今天人们在狭长的地峡上面所做的事,大自然早就在其下面做过了。”……“教授先生,”他对我说道,“我便驾驶着鹦鹉螺号去寻找这条地下通道,它终于被我找到了,于是,我便冒险进入通道里去。教授先生,您很快就会穿越我的这条阿拉伯隧道了。”

1填写表格

语段

人物

出处

作者

与该人物相关的情节

孙悟空

《西游记》

___

A三调芭蕉扇  B.________

尼摩船长

___

儒勒·凡尔纳

A为救采珠人勇斗鲨鱼

B.送黄金给陆地上需要帮助的人

 

2上述语段中的两个人物形象身上,共同的美好品质是什么?两个文段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来表现这一品质?

五、作文(50分)

请从下面两个作文题中,任选一个

25. 作文题:阅读下面材料,请以《在奶奶生日会上的发言稿》为题,写一篇文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明天就是奶奶的70岁生日了,亲友们将来家里为奶奶庆祝。在家人闲坐、灯火可亲的温馨时刻,爸爸妈妈想请你代表家人致辞,以表达对来宾的欢迎和感谢、对奶奶的美好祝福。你还可以在致辞中回顾奶奶对自己的点滴关爱、对家庭的辛勤付出,借此机会表达感恩之情……

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地名

26. 作文题:请以《带上____________去远方》为题,写一篇文章。(先补充题目,再作文)

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地名


2023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语文真题试卷

引用地址:2023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语文真题试卷

关键词: 2023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语文真题试卷

以上整理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Copyright @ 2022-至今 云锦家教 保留所有权利 备案号: 粤ICP备20081230号
网站地图 sitemap 360地图    教学资源往年中考高考真题
15622776772